40年首现新型海底基地!科学家将如何在一周内实现95%未开发海洋的突破性探索?这座获国际认证的“水下房车”竟藏匿着与比特币之父相关的资本迷局……

由新兴初创公司Deep研发的“先锋号”海底栖息舱正式亮相,将首次实现科学家团队在海底连续驻留一周的壮举。这座舱体内部宛如崭新房车,配备可变形为床铺的灰色长椅、隐藏式微波炉及带法压壶的不锈钢水槽,但舱门巨大的带锁钢盘暴露出其非同寻常的特质。
【全球首座近四十年新型海底基地】
明年年初,这个重达400吨的舱体将被部署在佛罗里达群岛国家海洋保护区的海床,成为1980年代以来全球首座新建海底栖息舱。四名科学家将组成团队,以水肺潜水方式进出舱体,开展珊瑚修复、物种调查甚至宇航员训练等任务。其核心科技“月池”设计——底部常开式通道因内外压力平衡而不会进水,正是实现长期海底驻守的关键。
【颠覆性技术突破】
在50米最大工作深度,传统潜水员因需减压仅能停留数分钟,而“先锋号”通过保持舱内与水压一致,使科学家仅在任务结束时进行一次减压,每日可获得数小时水下作业时间。Deep公司首席运营官克里斯滕·特图尔强调:“延长海洋作业时间将加速科学发现,目前海洋仍有95%未开发领域。”
【抗灾设计与安全认证】
该设施采用系留连接技术,通过水面浮标输送空气与电力,即使遭遇佛罗里达二十年一遇的强飓风也能保证72小时自持运行。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将成为首个获得DNV国际认证的海底栖息舱,特里同潜水器公司创始人帕特里克·莱希指出:“认证意味着必须遵守严苛标准,但奠定了安全基石。”
【未来蓝图与资本迷局】
“先锋号”实质是Deep公司技术验证平台,为其计划于2027年推出的升级版“哨兵”模块铺路——后者直径达6米,最大可容纳50人在225米深海底工作。公司最终目标是“使人类成为水生物种”。尽管主要投资人罗伯特·麦格雷戈始终低调,但路透调查披露其曾与自称中本聪的克雷格·怀特存在关联,Deep发言人仅回应称麦格雷戈是“从知识产权律师转型的区块链投资者”。
延伸思考:
1. 海底常驻技术会否引发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如何建立相应的国际海洋科研准则?
2. 当商业资本深度介入深海探索,应如何平衡科学公益性与技术垄断风险?
(本文基于科技动态编译,关键信息已标红突出)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