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竟能三维呈现600亿美元灾害损失?加州大火后地形巨变被精准捕捉,震撼数据揭示气候灾难真实代价!

激光雷达技术精准捕捉灾害细微影响:从山体位移到灾后重建
【前沿科技助力灾害评估】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测量激光脉冲反射时间,能够精确识别灾害导致的断层线移动、火山爆发和泥石流等细微地形变化。2025年1月肆虐洛杉矶县的伊顿和帕利塞兹大火持续24天,造成29人遇难,1.6万栋建筑损毁,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过火面积超过5.5万英亩,彻底改变了南加州的地貌格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学教授福尔科·库斯特指出:”激光雷达测绘能呈现土地变迁史。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连续航拍数据,我们可以精准识别新建筑、烧毁区域、坍塌地形及植被生长情况。”其主导的ALERTCalifornia公共安全项目现已对火灾区域开展新一轮激光雷达航测,所有数据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向公众开放。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比2016年与2025年的地形数据,首次实现灾害损失三维可视化——红色标注海拔下降区域(如烧毁建筑),蓝色显示海拔上升区域(如新生植被或新建筑)。这种精度是卫星影像无法实现的。
【延伸思考】
1. 当政策制定者考虑削减科研预算时,如何评估激光雷达这类灾害预警技术的长期社会价值?
2. 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高精度地理数据共享机制应如何构建?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