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空气取水装置问世!死亡谷日均产水160毫升,无需能源即可将空气变饮用水,能否解决全球22亿人缺水危机?

‘Bubbles’ turn air into drinkable water

新型折纸水凝胶空气取水器实现突破,【全球首款全自动大气集水装置在死亡谷成功运行】!全球现有22亿人面临安全饮水短缺,而大气中蕴藏着数万亿加仑的水蒸气。以往科学家尝试多种冷凝技术开发干旱地区水源,如今MIT团队通过创新水凝胶材料实现重大突破。

该水凝胶不仅比传统吸湿材料提升40%的储水容量,更通过特殊表面处理技术避免盐分析出问题。研究人员受气泡膜启发,将凝胶塑造成穹顶结构阵列,使有效接触面积增加3倍。装置核心采用半平方米凝胶板与覆有冷却聚合物薄膜的玻璃舱体组合,当捕获的水蒸气蒸发时,凝胶层会像折纸般收缩变形,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后通过导管自动汇集。

【革命性突破】整套系统完全自驱动,无需电池、太阳能板或电网支持。在北美最干旱的死亡谷连续测试中,日均产水量达160毫升(约2/3杯),创下无源取水设备新纪录。

项目负责人赵选贺教授表示:“我们正在开发米级设备,目标部署在连太阳能电池都难以获取的资源匮乏地区。”研究团队测算,即便在沙漠环境,小型装置阵列也能满足家庭饮水需求,而在温带和热带地区产能可提升5倍。

延伸思考:
1. 这项技术能否与现有海水淡化系统形成互补,构建多层次供水网络?
2. 自驱动设计在极端环境下的长期耐久性如何保障?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