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具改造者到硬科技推手,比尔·费努普如何用mHub孵化1700款产品,创7000个就业?他的突破性创新中心正颠覆创业生态!

Inventor creates hub for innovation

比尔·费努普(Bill Fienup ’03, SM ’05):从玩具改造者到硬科技创业推手

拥有12项发明专利的比尔·费努普(从Nerf弹射球到活检针)深知,成功产品背后需要的远不止一个好创意。这正是他联合创立mHub的初衷——这家位于芝加哥的非营利机构集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咨询中心于一体,专为缺乏产品开发与制造资源的创业者提供支持。

“我们打造了一个拥有工具、设备、导师网络、制造资源及培训课程的全要素创新环境,”费努普表示。mHub旨在降低实体产品开发门槛,尤其聚焦大型长期项目(即“硬科技”领域),“我们要让创新变得更简单”。

▍童年实验精神埋下创新火种
从小在圣路易斯长大的费努普自幼痴迷改造玩具:“它能飞更远吗?这个连锁反应能点亮开关吗?永动机为什么行不通?”他在与父亲的讨论和书籍杂志中寻找答案,并一次次看到那个“无所不能的名字”——MIT。“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他的执着甚至感染了姐姐艾米·克雷默(Amy Kramer ’98)一同考入MIT。本科阶段,他选择机械工程专业,并在课程2.007(设计与制造)和2.009(产品工程流程)中明确了职业方向:“我99%的职业规划都基于这两门课。”

▍从玩具实验室到医疗科技
师从大卫·华莱士教授(David Wallace, SM ’91, PhD ’95)期间,费努普参与为孩之宝公司共同设计玩具,并协助开发了以“从草图到玩具原型”著称的课程2.00b(玩具产品设计)。此后他在Ideo和Insight产品开发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消费电子及工业产品设计。

▍创业挫折催生孵化器蓝图
两次创业失败(家用燃气炉改造项目与餐厅冷冻库监控设备)让费努普深切体会到资源匮乏创业者的困境。他与经济战略家哈文·艾伦(Haven Allen)合作,将最初名为Catalyze的初创项目升级为mHub:“我曾独自在公寓里对着工具发愁,没有团队也没有导师交流——这正是mHub要解决的问题。”

▍【里程碑成果】
自2017年成立以来,mHub已助力入孵企业:
– 累计融资约20亿美元
– 推出1700款产品
– 在芝加哥地区创造7000个就业岗位
代表性项目包括:
→ 采用3D打印技术的妇科癌症诊断贴片原型
→ 用于虚拟现实/机器人远程操作触觉硬件生产线

当企业规模超出mHub服务能力时,平台会将其对接至更大规模制造商(其中75%为美国本土企业)。“我们正在切实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费努普强调。

▍延伸思考
1. 中国硬科技创业生态如何破解“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2. 费努普的“玩具-医疗-工业”跨界经验对国内创业者有何启示?

▍创新者的日常:永不停止创造
作为mHub创新服务副总裁,费努普在养育三个幼子的同时,仍抽空开发CanChill便携罐装饮料冷却装置(3分钟速冷技术)。他认为持续动手实践能保持思维敏锐:“要成为合格的导师,必须亲身感受创业者面临的痛点。”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