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场竟靠民间极客维系通讯命脉?他们如何用1.5万台维修终端对抗技术垄断,创造震撼战场奇迹!

On the ground in Ukraine’s largest Starlink repair shop

【关键节点】马斯克星链系统正成为乌克兰战场的”数字生命线”,而一群民间技术极客组成的维修网络,却维系着这条脆弱通道的畅通。

在利沃夫一家瓷砖店后的二层小楼里,47岁的乌克兰志愿者奥列格·科瓦尔斯基正用布满纹身的手指摆弄着星链终端。”这些设备就像是用脚组装出来的”,他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笑道,”元件经常脱落,还怕灰尘和湿气——质量糟透了。”

但正是这些”糟糕”的设备,支撑着乌克兰战争机器的运转:前线士兵依靠它与后方指挥部联络;操控无人机精准打击俄军目标;甚至让战士们能与远方的家人视频通话。自2022年2月战争爆发以来,科瓦尔斯基的八人团队已维修改装超过1.5万台终端,这个被零件堆淹没的作坊,可能是全球最大的非官方星链维修中心。

【危机隐现】
2025年3月,路透社一则报道引发震动:深陷特朗普政治圈的马斯克威胁切断乌克兰服务,除非其政府服从美国主导的和谈。虽遭马斯克否认,但技术依赖带来的战略脆弱性已暴露无遗——早在2022年关键反攻期间,星链就曾在部分区域被故意限制,导致乌军通讯中断、无人机失联、炮兵失去瞄准能力。

【人民星链】
危机中诞生的”人民星链”(Narodnyi Starlink)成为应对之道。这个始于2022年3月的Facebook群组,已发展为2万人的技术社区,汇聚了被称为”星链博士”的硬件黑客、前线通信兵和像科瓦尔斯基这样的维修专家。他们不仅分享维修技巧,更开发出战地改装方案:早在官方推出车用适配器前,他们就改造出车载供电系统;用标准网口替换易损的专用接口;甚至研究如何躲避红外侦察。

三位核心人物构建了这个民间网络:
– 沃洛迪米尔·斯捷潘涅茨:51岁技术极客,2014年就参与东部战事,创建了人民星链社群
– 奥列格·库特科夫:36岁”星链博士”,可能是乌克兰最早拆解研究该系统的工程师
– 科瓦尔斯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战场解决方案的实践者

【技术霸权与战略困境】
星链的军事优势无可替代:低轨道卫星群提供高速低延迟连接,抗干扰能力强于传统卫星;单终端仅500美元,月费50美元的价格远超竞争对手。但其垄断性也带来风险——当8000颗卫星的网络掌握在私人企业手中,战场通讯命脉实则系于一人决策。

乌克兰军方已意识到问题,2025年3月宣布成立太空政策总局,计划建设本国卫星星座。但现实是,该国即将成为欧洲首个开通手机直连星链服务的国家,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延伸思考】
1. 当关键国防基础设施依赖于商业公司,国家应如何平衡技术效率与战略自主性?
2. 乌克兰民间技术社区展现出的自适应能力,是否预示未来战争将更多依赖去中心化的技术协作网络?

科瓦尔斯基抚摸着被弹片击穿的终端外壳说道:”我们有时能创造星链奇迹。”但他和团队更希望的,是早日不再需要创造这些奇迹。

(本文作者Charlie Metcalfe系英国记者,为《连线》《卫报》《MIT科技评论》供稿)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