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掷10亿补贴AI,能否撼动美国技术霸权?这场震撼全球的科技竞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新阶段:中美技术博弈升级 地方政府重金补贴AI发展
【核心速递】
中国超大城市正通过大规模补贴计划加码人工智能产业,标志着中美AI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上海最新出台10亿元(1.39亿美元)专项扶持政策,试图在降低对美国技术依赖的同时,争夺全球AI主导权——这场较量已超越技术范畴,直接关乎未来经济与战略话语权。
【政策拆解】
上海”亿元大礼包”重点投向三大领域:
• 算力补贴:6亿元直接降低企业计算成本
• 模型优惠:3亿元支持第三方AI模型采购
• 数据支持:1亿元用于训练数据集购置
根据上海市经信委文件,企业最高可获得合同金额100%的补贴。此外,新设AI研究机构将享受最高5亿元资助,保障期达3-5年。
【城市竞赛】
• 杭州:去年宣布2.5亿元算力补贴计划,培育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在内的”AI六小龙”
• 深圳/成都/北京:相继推出类似支持措施
工信部专家委员会成员潘鹤林指出:”上海优势在于资金雄厚,但高运营成本迫使初创企业流向杭州等成本洼地。”
【中美对垒】
• 美方行动:特朗普政府7月23日公布28页AI行动计划,强化技术出口管制,要求商务部:
– 堵截现行管制漏洞
– 加强海外终端用户监管
– 开发地理围栏技术限制”关注国家”获取技术
• 中方突破:
– 华为昇腾910C性能已达英伟达H100的65%
– 伯恩斯坦预测:2027年中国AI加速器芯片自给率将从2023年的17%飙升至55%
【专家视点】
Plenum分析师柏正源认为:”特朗普政策标志着从拜登的遏制战略转向正面竞争。竞技场并未缩小,但对抗方式更直接。”他同时强调:”AI发展不能仅靠政策突击,而是人才、工程、基础设施的长期博弈。”
【高层发声】
李强总理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呼吁:”防止AI成为少数国家的’专属游戏'”——此举被解读为对美国技术封锁的明确回应。
延伸思考:
1. 地方政府”补贴大战”会否造成AI产业重复建设?如何平衡区域竞争与国家战略?
2. 在算力被”卡脖子”的背景下,中国AI企业如何突破CUDA生态壁垒?
阅读 ArtificialIntelligence News 的原文,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