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豪赌人类未来?马斯克、贝索斯砸千亿打造”数字天堂”,背后竟藏优生学阴影!这场震撼的救世主游戏会否将我们拖入深渊?

【科技巨头的”救世主情结”:超级AI愿景背后的危险议程】
奥特曼、贝索斯与马斯克宣称要通过创造超级人工智能拯救人类,但科学作家亚当·贝克揭露,这些乌托邦幻想背后隐藏着更阴暗的图谋。
▍技术救世主的三重信仰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它”——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的这句名言被硅谷精英奉为圭臬。贝克在其新书《更多·一切·永恒》中指出,科技巨头们共享三大核心信念:
1. 技术万能论:坚信科技能解决所有问题
2. 无限增长教条:将商业扩张包装成道德义务
3. 超人类执念:追求突破生物限制的”数字永生”
【关键数据】马斯克计划2050年前建立百万人口的”火星城”;奥特曼的OpenAI宣称要投入1000亿美元研发通用人工智能;贝索斯蓝色起源的”奥尼尔圆柱”太空殖民地构想可容纳万亿级人口。
▍意识形态的黑暗谱系
这些愿景与20世纪80年代的”超人类主义”、90年代的”加州意识形态”一脉相承,并与以下思潮深度纠缠:
– 有效利他主义:用算法决定资源分配
– 长期主义:牺牲当代人保障”未来万亿人口”利益
– 有效加速主义:主张技术爆炸式发展不受约束
贝克特别警告:”这些思想与优生学、殖民主义存在历史勾连”——超人类主义最早由优生学家朱利安·赫胥黎提出;风投教父安德森的《技术乐观宣言》竟引述法西斯主义者的《未来主义宣言》。
▍指数增长的认知陷阱
针对库兹韦尔著名的”加速回报定律”,贝克尖锐指出:
> “把摩尔定律误认为宇宙真理是危险的。芯片进步是产业选择的结果,而非自然法则。当科技巨头将历史趋势神化为必然命运,他们就获得了破坏环境的借口。”
【延伸思考】
1. 当科技巨头掌握”定义人类未来”的话语权,民主制度如何制约这种”技术神权”?
2. 在气候危机迫在眉睫的当下,”火星移民”叙事是否正在转移应对地球危机的资源与注意力?
▍打破”必然性”的迷思
贝克提出反抗路径:
– 揭露技术乌托邦背后的现实代价:AI训练消耗的巨量水电资源、太空竞赛加剧的全球不平等
– 解构”未来主义”的宗教属性:”数字天堂承诺与中世纪赎罪券没有本质区别”
– 强化监管与舆论监督:”科技行业享受了十余年无批评蜜月期,现在必须终结”
正如OpenAI前研究员蒂姆尼特·格布鲁所言:”当超级智能被用来合理化垄断与掠夺,救世主就会变成刽子手。”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认知战争,才刚刚开始。
(本文采访经过精简编辑,作者系加州奥克兰科技记者布莱恩·加德纳)
阅读 Technology Review 的原文,点击链接。